您的位置:怀远热线 > 协会 > 正文

怀远的历史——和由来!

1.png
  怀远的由来
 
 怀远是个古老的地名,它的由来颇具传奇色彩。

  古时候,怀远城东淮河对岸的涂山,是淮夷人聚族而居的涂山氏国。四千多年前,大禹治水借助与涂山氏国的联姻,在这里劈山导淮,大会诸侯,成就了一统华夏的千古大业。司马迁《史记》中有“夏之兴也以涂山”的名言。唐柳宗元在《涂山铭》中赞涂山是大禹“功之所由定,德之所由济,政之所由立”之地。

  涂山历史悠久,名播九州。秦灭亡,楚汉争。刘邦击败项羽,建立西汉王朝。西汉曾以涂山为名在这里设当涂侯国。东汉废当涂国为当涂县。三国废当涂县,西晋又复设当涂县。东晋南渡,当涂县的老百姓为避北方战乱,纷纷南逃,流徙到江南丹阳郡于湖县(今属于马鞍山辖区)。离乡背井,没有治所的当涂县令,只好在马背上、客栈里办公。朝廷里的大部分官员也是从北方逃亡到江南来的,看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就奏请皇上把于湖县的土地割一大块给当涂县。从此,当涂县就在江南落地生根。涂山脚下、淮河岸边的原当涂县,由于人口流失,城池荒废,先后改为马头郡、马头县、荆山郡。隋朝一统中原,曾以涂山为名,废郡设涂山县。唐武德年间,朝廷又将涂山县并入了濠州钟离县。

  淮河岸边虽然失去了当涂、涂山这个县名,但是,侨置到江南的当涂县却红火起来。当涂侨民把家乡淮河流域先进的冶铁、造船、农耕、养殖等技术带到了江南。江南的当涂生产发展,民富县强,县名越叫越响,城池越建越美。强龙压倒了地头蛇。侨置的当涂县城后来竟成了军、州、路、府的治所。连先设立的于湖县都被废去,并入侨置的当涂县了。

  当涂县地大物博,矿产资源丰富。新中国建立后,国家从当涂县划出一大块土地,设立了马鞍山市。市带县后,当涂县成了马鞍山市的辖县。

  树高千尺离不开根。当涂人始终不忘祖籍之地淮河岸边的涂山和荆山。每当蚌埠人、怀远人到马鞍山市或当涂县,当涂人无不欣喜地说:“老家来人啦!”谈到江南当涂县的历史,他们感慨万千:“我们当涂人的根都在淮河岸边的涂山啊!”

  历史就是这样波澜起伏,当涂县当初如不侨置到江南,哪有怀远这个县名诞生呢?怀远县古地名除当涂、涂山外,还有荆山、马头和涡口等。荆涂两山夹淮对峙,涡淮二水绕城奔流。双山双水绕双城的怀远,自古为交通要道和军事、商贸重镇。五代十国,周世宗据淮北时,涡口南北架设浮桥,这里有镇淮军驻守。北宋年间,涡口成为沿淮重要城镇,北宋诗人梅尧臣、苏轼舟过涡口,分别留有《涡口》《十二月将至涡口五里所遇风留宿》等诗篇。

  宋室南渡,淮河以北沦为金人之地,涡口成为边防要塞。南宋宝祐五年(1257年),丞相贾似道上奏朝廷:“涡口上环荆山,下连淮岸,险要可据。”宋理宗御答:“荆山为城,义在怀远。”取意怀念远方,不忘收复中原失地。于是在这里筑荆山城,设怀远军,辖荆山县,驻扎重兵守卫。

  荆山城由怀远知军夏贵住持修建,在原有古城的旧基上扩修加固。“自上洪循山之麓,迤逦而西,至老西门止,长十五里,皆截山腰筑之;其东面滨涡淮,长十三里,地皆洼下。”传说荆山城临水筑有七十二座炮台,绵延错峙,以为守御。

  金灭亡后,南宋朝廷为收复黄河流域失地,与元军爆发战争。元军铁骑大举南下,进攻南宋。南宋皇帝昏庸无能,文官怕死,武官惧战,宋德祐二年(1276年)二月,手握重兵曾以岳武穆、韩世忠自比的淮西制置使夏贵,贪生怕死,卑躬屈膝,竟以淮西三府六州三十六县投降了元军。元军渡过淮河,越过大江,长驱直入,兵进临安城。南宋朝廷灭亡。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正月,元朝将怀远军降为县,与荆山县合并,改称为怀远县。怀远县名延续至今,已有726年。

来源:李焕俭的博客  (2017.2.14《淮河晨刊.本埠旧事》) 刊登
原标题:怀远的由来(2017.2.14《淮河晨刊.本埠旧事》)
怀远热线版权及免责声明责任编辑:热线编辑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怀远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