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怀远热线 > 聚焦 > 正文

怀远四方湖不起眼的几条沟,竟是大禹的杰作!

8b2ab010b464950abd3711725a907249.jpg

四方湖畔的怀远古城有哪些历史遗迹与夏朝国都相吻合?

关于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近代因为对于公元前1700年至2047年的夏朝的考古一直没能发现代表夏朝文明的都城,也无发现作为夏朝国家文明标志的金属货币,不仅无法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也使得夏朝的历史存在受到国内疑古派人士的质疑。因此,寻找到夏朝的国都,关乎华夏历史文明在国际上的地位,是必须彻底解决的问题。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对历史遗迹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稍有忽略,一个代表中华文明标志的历史遗迹就可能荡然无存,再无恢复的可能。在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的四方湖畔有一个名叫古城的地方。对于古城的地名从何而来,无人清楚,也无人追究。虽然《怀远县志》有隐约记载为春秋向国向城,但也不确定。中国现代史学却把春秋向国定位在山东半岛的春秋莒国南,南辕北辙的结论,将包含中华文明丰富历史内容的春秋向国从淮河流域北移了上千里,于是春秋向国的历史在怀远当地也是基本无人了解问津。古城地名历史就这样一直被熟视无睹地延续下去,尤其紧邻古城南的四方湖,一个人人都认识的不能再普通的湖名,更是被世人所俗看,“四方形的湖?名称能有文化些不?”。关于夏朝国都位置的寻找,《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述文章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虽然只是篇论述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叛)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叛),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分明是对一个天子治国行为的论述。《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整篇文章是讨论对一个天子丧失天下的特殊历史事件的原因总结,完全可以排除诸侯国失国的历史教训。而在周朝以前,因天子行为不当,丧失天下的朝代只有夏朝与商朝,当时的帝王分别为夏朝的夏桀与商朝的商纣。而周幽王被杀结束西周历史不能算朝代更迭,只是周朝都城由西迁到东,被历史学家人为划分为西周与东周。而结合历史的记载,商纣王的失国过程周人是比较清楚的,只有夏桀的失国原因与过程周人并不是完全知道,孟子根据自己的了解而对夏桀丧失天下原因与过程进行历史总结,警示世人,提醒当权者要实行仁政,不能靠强权与拥有的无可超越的坚固城池来维护国家统治。因此笔者认为,孟子的这篇文章就是对夏桀失国事件的历史描述,孟子不仅指出了夏桀丧失天下的具体原因,也把夏桀当时的国都规模与城池情况描述的相当清楚与详细,为我们寻找夏朝的国都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与线索,为解决困扰中国历史学家数年的夏朝确立,回击西方历史学家对中国文明历史的质疑,提供了详实的文字历史资料。因而,笔者有充分理由相信,孟子记述的“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就是孟子对夏朝国都情况的具体描述,是对夏朝国都城池巨大规模和拥有的军事经济实力由衷的感叹。寻找到它的踪迹,就为夏朝国都的确立,中国首个统一朝代夏朝的确认,对华夏民族高度发达文明史的前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ebd5a07b9762bcad07e45cdad08b7e04.jpg

根据笔者的实地考察与了解,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古城镇的古城遗址周边现存的地理地貌,与孟子文章中的描述达到了高度吻合,古城的城郭规模让人叹为观止,是毫不打折的“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在以古城遗址为中心的东西两边,各有一条南北向的大沟,相距三里以上,当地人称之为东大沟与西大沟,大沟的深度与宽度绝非一般的人工排灌沟渠,其年代历史无人能知。东西大沟南端与四方湖联通,向北延伸七里以上,被北大沟东西相连接。四方湖、东大沟、西大沟、北大沟将古城遗址四面环水包围,形成完整的古代城郭的护城河系统。因此,东、西、北大沟就是古城的护城河,与四方湖的天然湖泊,形成对古城城郭的四方军事保护。孟子的“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就是对东、西、北大沟的最好描述。这样如此规模巨大的城郭,已非一般的独立军事城池所能相比。

“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是对城郭的军事力量与经济富裕繁荣程度的描写。如果不是集天下财富于一城的国都,还有什么情况能让孟子能如此感叹呢?“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不正是对夏桀穷兵黩武、劳民伤财、丧失民心后,吃了败仗,放弃城池,南逃“南巢”身亡历史经过的描述吗?“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叛)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叛),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不正是孟子对夏朝的夏桀拥有坚不可摧的城郭,但丧失民心,丧失天下,所总结的历史经验教训吗?孟子描述的的这个城郭,不是夏朝的国都还会是什么朝代的城池呢?有什么城郭能达到如此庞大的规模吗?夏朝的国都拥有如此巨大的规模与军事、经济实力,中国夏朝的历史存在还能怀疑吗?关于怀远县古城镇的古城遗址,是不是大禹新建的夏朝国都,所有人都会表示怀疑。历史上对大禹的具体治水能力,无任何具体记载,后人也无人能知,我们只是了解大禹的治水功绩与治水精神。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古城城郭的护城河设计与功能。北大沟不仅将东西大沟联通,它实际上还继续向东、向西延伸,成为城郭北面一条东西向的人工河道,延伸距离数公里。这样的设计可以达到三个重要目的,一是军事防护,二是防洪与水利灌溉,三是水利运输,这是三位一体的军事水利工程。军事防护可将城郭陆地可能受到军事进攻分割成三部分,使得城郭同时只能遭受一面的军事进攻,将来自北方的进攻限制在北方3里之地使得敌方不敢分兵进攻。通过北大沟的人工河流将敌方的军事进攻限制在北方,城郭内的军事调动却能随心所欲对城郭四方进行保护。历史记载也是夏朝因为商汤迂回到城郭的西面进攻,而让夏桀仓皇出战而导致的失败。北大沟还可将来自北方的雨水或洪水,通过东西大沟引入四方湖,避免洪水对城郭的侵害。还可将城郭周围的物资通过东西北大沟进行运输,如建筑物资、军事物资、粮食等。在西大沟中间还有一条现在称为大斜沟的西北向的人工河道通往马路村,也是具有军事、运输、水利兼备的功能,将西方七里的防护区域又切割成两块,限制敌方的进攻区域。城郭三面的深沟险壑,遇到洪水时排涝,干旱时四方湖的水可以通过其灌溉城郭的农田。如此精心的设计与规模,难怪让夏桀产生“太阳不灭,我不灭”的自信心。古城城郭遗址能经过四千年的各种自然条件的侵蚀,还能找寻到城郭的轮廓,保存至今,不能不说是大禹的治水能力的体现,也可以让我们一窥大禹的雄才伟略。由此可见,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绝不是传说,而是有迹可循。那些对华夏远古文明的怀疑者,对大禹的怀疑者可以休矣!通过古城城郭,四方湖、东西北大沟护城河系统的规模与功能,我们知道孟子所言不虚,传说中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也可见一斑。怀远古城镇的古城遗址就是夏朝的国都,也基本可以得到确立,这是我们破解夏朝国都之谜的重要线索与重点。据相关历史研究结论,夏朝的杼之子槐在位时,东夷族与华夏族开始和平共处。其中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居于淮河、泗水流域的九个部落(即九夷)通常向夏后纳贡祝贺。槐逝后,其子芒继位。芒逝后,其子泄继位。这期间东夷族与华夏族逐渐同化。泄在位期间东夷族已基本同化,于是他开始向西方发展。同时,他开始对顺从夏室的方国部落封土封号。这便是数世纪后诸侯制的起始。夏朝的泄后在位期间,对国都周围的部落进行封土封号,建立拱卫国都的方国,也就是相当于数世纪后的诸侯国。因此,夏朝国都四周的方国,就是夏朝周边的四方国家,形成朝贡夏朝的四方来贺,四方来朝的鼎盛局面,由此“四方”一词也开始出现在中国的历史记载中,作为夏朝统治区域的代称。在此繁荣昌盛的局面下,夏朝的夏后将都城南的湖泊,取名为“四方湖”,不是恰如其分吗?“四方湖”的名称还俗吗?“四方湖”不正是对夏朝国都这段历史存在的最不可磨灭的证明吗?即使笔者所有的论证都可以推翻,“四方湖”的存在都是笔者关于夏都结论最强有力的证明。之所以中国的夏朝得不到西方历史学家的承认,一条主要的缺失条件就是在中国发现的几处夏文化遗址中没有发现金属货币,这是一个统一王朝进行统治交流的基本特征。笔者认为这是夏文明研究中缘木求鱼的结果。笔者少年曾生活在古城遗址的废墟上,亲闻一个邻居在瓦砾堆中捡到一块黄金,当时也相当几个月的工资。笔者也试图去寻找,虽没寻找到黄金,但还是寻找到一个陶制花瓶和数枚蚁鼻币,其工艺是相当的精湛,和博物馆所见的锈迹斑斑的蚁鼻币并不相同。能在古城废墟的瓦砾堆中捡到黄金,显示这里曾经是怎样一个繁华富裕的城郭。笔者还听闻一个传奇,一个亲戚说他的亲属,在一九八零年前后,为下葬的爷爷挖墓坑,因为墓坑不够深,别人不愿意再下去深挖,他主动下去墓坑挖土,旁人看到他挖到一块黄金揣进怀里。是真是假,他自己本人没有承认,但后来他一直比较富有,多年后他也成为当地一个小有成就的房地产商。他的第一桶金是不是就来自这段经历,至今仍是个谜。所以,在古城遗址的废墟范围内寻找金属货币,或证明其历史年代的物证并不是太难的事情,只要有人愿意去做。在疑古派的一些人士中,对夏朝是一种否定的态度。不知道他们对现在仍在使用的农历是什么看法?他们过不过中国的春节、中秋节?农历也称为夏历,是夏代创立的历法,是在夏朝产生的对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认识,以寅月为一年的正月,春节就是对一年起始的纪念。在怀远古城遗址的正西方,西大沟的西岸几十米远的地方,传说中的观星台遗址就位于此处。夏历作为华夏民族使用的历法,就诞生在此处不起眼的高台上。淮河为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以淮河区域的季节气候为标杆,订立的二十四节气,最能充分体现对中国农业生产的指导价值。以淮河为标准往北往南对二十四节气进行微调,都可以指导农业生产,这也是夏历二十四节气具有生命力的基础。古城遗址的观星台正是位于这个区域,它订立的二十四节气,最能代表中国的季节变化,其具有的生命力是黄河流域为标杆的商历与周历所无法取代的。因此,夏历是以淮河流域为标杆订立的二十四节气的结论是可靠的,而这个订立的观测点就是古城遗址西的观星台的结论,也基本可以得到确认。这也为夏朝国都为怀远古城遗址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证据,换句话说,古城遗址的季节气候就代表了中国的季节气候。笔者曾根据《诗经》的内容写下一篇文章《中国即向国,向国即中国》,论述春秋向国就是《诗经》中表述的“中国”,《诗经》就产生于春秋向国,夏朝国都曾经是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中国的季节变化以夏都为标准,也是中国的标准。以此看来《中国即向国,向国即中国》及《诗经》诚不欺我也!安徽怀远籍的资深纪实作家李焕俭在其作品《春秋向国汉魏城—史话怀远县古城镇》中对流传于古城的民间传说,进行了如下详细记述:向国扼控涡淮,居南北交通要冲,战略地位尤为突出。诸侯争霸,烽火连天,多次在向国会盟。《左传•襄公十四年》载:“吴告败于晋,会于向。”当年,车辚辚马萧萧,吴晋两国君主,在向国君王的陪同下,登台焚香,对天盟誓,宣告了晋国的霸主地位。在那弱肉强食,武力称雄的年代,方圆百里的向国,虽在大国的挤压下最终灭亡,却留下了观星台、玉帛街、大谷堆、西南营、东西马场、马路、仓嘴子等地名掌故。古观星台坐落古城镇古城集西小新庄的路南,遗址直径300余米,面积约7万余平方米,传说为古向国国师观星占卜的高台,经过兵燹战乱、洪水冲刷、土地平整,今遗址仍高出地面1到3米。御花园位于老古城集东,面积达数百亩,传说当年这里奇花异草,争芳斗艳;珍稀果木,应有尽有。向王和王妃、王子、公主,常在这里赏花观景,宴请文武大臣,举办歌舞宴会。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古向国在历史的长河中如流星一闪而过,御花园地名却代代传承。在古城镇走村串户,耄耋老人如数家珍:老城遗址古时有条长2千米的南北大街,即古向国的“玉帛街”。当年,这里建筑辉煌,街市繁华,行人摩肩接踵,挥汗如雨。上世纪七十年代兴修水利,村民常在这里挖出古井、陶器、石器等古代遗物。古城集向东五千米、向西二千米,各有村名曰马场,传说因向王牧马而得名。古城集西北四千米的马路村,当年旌旗如林,尘土飞扬,传说是向王为操练骑兵而修筑的跑马道。胜者为王,败者亦荣。战国七雄崛起,疆域较小的向国灭亡,黎民百姓,思念故国,将城西南驻军演武的营盘,叫做“西南营”;将城南北淝畔囤聚粮草的半岛叫做“西仓”;将国都北门外新开的集市叫做“古城集”;将城墙东南的村庄叫做“城拐子”。二千余载,这些地名世代相传,延续至今。李焕俭的文章中虽然把古城的最早历史定位为春秋向国,这是因为现有史料能和古城联系在一起的只有春秋向国,而且至今没有得到国家史学界的认可,这种历史偏差是可以理解的,已经超越了史学家的认识水平,而且是笔者对《诗经》与夏朝国都研究与确认的最重要的参考。但文章对古城遗址的民间传说,却是第一手真实的记录,是我们寻找夏朝国都最重要的参考资料。其中对观星台的记述,就是证明古城遗址为夏都的最重要线索。夏朝创立了十天干的夏历,夏朝后期的夏后皆以十天干作为名字,如孔甲、履癸(夏桀)。夏后也自比太阳,夏桀(履癸)曾经自信地说:“天上有太阳,正像我有百姓一样,太阳会灭亡吗?太阳灭亡,我才会灭亡。”夏朝掌握了太阳、月亮的运行规律,创立了夏历,也就掌握了天机。这些成就的取得,与观星的天官努力分不开。为便于天官二十四小时在观星台工作生活,在观星台的西南面的官庄就成为天官们的生活区。而观星台的北面的小新庄,笔者认为应该是小星庄的误称,观星台正西的大新庄,是大星庄的误称。古城遗址中是没有什么新庄的,每个村庄的历史都和华夏文明的历史同龄。观星台直径300米高大的地基,完全为人工堆积而成,土方来自又宽又深的西大沟取土。观星台即是观察天象,记录日月运行规律的场所,也是夏朝祭祀天地的场所,是夏朝极其重要的国家设施,其规模可想而知。夏桀穷奢极欲的生活,当然不能没有御花园。古城遗址中上百亩的御花园,就是夏桀满足其帝王奢侈生活的痕迹遗存。《通鉴外纪》载:“桀作瑶台,罢民力,殚民财。为酒池糟堤,纵靡靡之乐,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古城遗址正南方,紧邻四方湖现在称为杨家河村的高大地基,突兀于四方湖岸边,明显属于人工堆积。三千六百年前的四方湖湖面应当比现在宽阔许多,而这个人工堆积应当就处于四方湖中,这和历史记载中的摇摇欲坠的倾宫极其相似,“酒池肉林”也当位于此处。现在古城遗址的最高处老城头当为其时的四方湖岸边,在此高高的平台观览四方湖的景色,自然是美不胜收,这应当就是传说中的夏朝夏台。可惜多年前因为在此设立的砖瓦厂,将此历史见证的夏台夷为平地。而观星台东面与观星台隔河对应的高坡,可以显示高深沟险壑的“池非不深也”的遗存,也因为取土买给砖瓦厂,也显示不出它本来的深沟险壑。四十多年前,在平原地带的这种深沟险壑,对于笔者的印象极为深刻,非一般情况下的历史遗存。因此,对古城遗址数公里范围内地理地貌的保护,刻不容缓。“桀作瑶台,罢民力,殚民财。为酒池糟堤,纵靡靡之乐,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历史记载中的“酒池肉林”也非文学家的编撰,在杨家河东面,与杨家河村隔河相望,有一个酒坊村,应该就是为酒池肉林提供美酒的酿酒作坊吧,可称为中国第一酿酒村也不为过。由此可见怀远酿酒历史的久远,大凡到过怀远县的人士,对怀远的饮酒文化都是望而却步、心有余悸,对其不醉不休的待客方式,印象深刻,不知道是否是夏桀流传下来的传统呢?还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让怀远人拥有夏桀一样的饮酒作风、豪放风格。“米粟非不多也”,只有生产丰富的稻米高粱,才能进行酿酒制造,才有酒文化的产生,而古城地区因大禹建立的防洪灌溉水利系统,保证了人们农业生产的需求,实现了旱涝保收,保证了粮食生产的富足,为夏王朝的繁荣奠定了丰厚的物资基础。流传于怀远县的花鼓灯,被确定为汉族的民族舞蹈,是否是夏朝时期形成的舞蹈方式,在怀远县的文化传承、历史遗存呢?在《左传•哀公七年》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玉帛指带有王室标记"饕餮纹"的玉器和像藏族哈达那样的白色丝巾,在古代是“诸侯亲如兄弟、大家共尊天子”的表示物,用作诸侯国之间、诸侯与天子之间见面时互赠的礼物,是和平共处的表征。纪实作家李焕俭即非浪漫主义诗人,也非刘伯温式能掐会算的预言家,是什么原因让其在对记述古城传说的文章中,把“老城遗址古时有条长2千米的南北大街,即古向国的玉帛街”这样超出历史常规、让人惊诧的市景描述,完整详细地记录下来?2千米的南北大街完全超出当时历史情况一般城池的规模,而“玉帛街”更不是一般的大街,非一般城池能够设立,历史记载中也不见任何城池有“玉帛街”的出现,“玉帛街”具有唯一的指向性,即夏朝的国都才具有。由此可见,古城遗址在远古非一般的普通城池,非夏朝的国都,其他任何历史时期的城池都无可替代。

5f7da0b6ae38988fa8118b1db188f3d9.jpg

以上所有对安徽省怀远县古城遗址区域内的遗迹、遗存、风土人情的陈述,都和夏朝的历史记载、历史传说、民间传说有着或多或少的吻合与切合,如此众多的吻合与切合,都说明了古城遗址与夏朝都城的同一性,这些吻合如果说是巧合或附会,是说不通的。因此,笔者的唯一结论就是:安徽省怀远县古城镇四方湖畔的古城遗址就是四千年前的夏朝国都,四方湖就是夏朝建立的方国前来夏都朝拜夏后,形成四方来朝、四方来贺情景的地名遗存。

(作者:赵辉)【推荐】大禹立夏,建都四方湖,原来是这个原因……消失的夏朝都城原来在怀远今年七夕不一般:怀远——中国爱情诗歌的发源地怀远君王:被历史遗忘的陈胜故里怀远三官村,原来出过这三个大官!怀远与《诗经》:《诗经》之南山咏怀怀念远古,梦回中国——怀远四方湖畔的中国故事怀远四方湖,你想象不到的前世传奇怀远御花园:周幽王与褒娰的爱情之所《周礼》《诗经》中的六官与怀远三官村怀远马路传说与《诗经》怀念远方、怀念远古——怀远的前世传奇2.1亿兮甲盘是怀远制造吗?《怀远县志》与2.1亿平底锅诗皇来了,怀远之人要膜拜吗?怀远古城流传三千年的神秘传说英雄陈胜何时能荣归故里?被载入《史记》的这个农民工竟然生在怀远!怀远古城:一地双城双遗址《诗经》中的怀远:二千七百三十八年前的旷世绝恋
怀远热线版权及免责声明责任编辑:赵文杰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怀远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