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怀远热线 > 协会 > 正文

红红的石榴花 ——张春生

红红的石榴花
张春生

  五月是火红的,因为有红红的石榴花一路相伴。
  去年和今年,因新冠疫情防控的需要,涂山朝禹庙会均没有举办。这,在咱蚌埠人的心中似乎成了一桩憾事。
  一
  2018年5月13日,农历三月二十八,老百姓企盼已久的涂山朝禹庙会如期举办。至今,当年的情景还记忆犹新。
  当日早上,过了北师大附校路口时,从人缝中向车窗外看去,道路隔离带上栽种了几十株石榴树。火红的石榴花,如点点繁星,缀满了翠绿的石榴枝。公交车慢慢向前挪动,石榴树缓缓向后位移,一幅动感十足的石榴花风景图展现在眼前。这一抹石榴红,一下子鲜亮了眼睛。
  来到安徽禾泉小镇附近的路段时,路面更加拥堵,公交车只能走几米歇一会。我与一批性子急的游人就在小镇那站下了车,徒步向朝禹路的入口处走去。
  临时搭起的商铺已占据了道路两边的辅道。商家利用各种手段大做宣传,或在商铺帐篷顶上打上了各式各样的广告;或用移动音箱反复播放招揽生意的广告。禾泉小镇院内、道路边、树阴下,停满了小轿车、电瓶车和共享单车。车辆马达声、鸣笛声、商家的叫卖声和游人说话声掺杂在一起,整个路域早已陷入一片嘈杂与喧嚣之中。
  东海大道与国道206交叉处,车流在值班交警的疏导下,艰难地朝多个方向分流。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合流的上万人汇于朝禹路入口处。在现场志愿者的引导下,参加朝禹庙会的人群概略形成进山和出山两股人流。东侧的进山流,正呈加强之势,人群接踵纷至,越来越密,就是想驻足细观一下两侧铺子里的商品,几乎都很困难。西侧下山流中的人们,早早赶来,登峰之后,七八人一群,十几人一团,带着些许的疲惫,边走边交流着登山朝禹的收获。
  二
  自朝禹路的入口到涂山脚下转弯处,两边商铺约有五百家。长沙臭豆腐、扬州炒饭、淮南牛肉汤、云南过桥米线;家用小电器、塑料制品、常用日杂;时令果疏、新鲜饮料、冰镇雪糕;儿童娱乐设施、气枪打靶、快乐套圈等等,吃、喝、用、游、乐,一应俱全。朝禹的游客与商家之间,几番讨价还价,一笔生意很快做成。
  转过第二道弯,再向前二百余米,朝禹山道的右边立着一块花岗岩的石碑。碑身高约两米五余,正面刻“凤凰泉”,背面刻着“思源”。旁有一泉,水尤清冽。相传,远古时期的一个初夏,天大旱。有一对凤凰自怀远西南飞经此处,看见山边的农人从山下淮河挑水上山浇灌快将干死的石榴树。那对凤凰就拼命啄开岩层,瞬间一股清泉喷涌而出。农人纷纷引此泉水浇灌石榴树。没几日,涂山脚下的石榴树就起死回生,生出浓密的绿叶,开满了鲜红的石榴花。到了秋天果大汁甜的红玛瑙竟挂满了一棵棵石榴树,附近的农人就靠吃着甜甜的石榴籽度过了饥荒。
  凤凰泉边的几株石榴树上,石榴花儿开得正旺。走近观赏满树的石榴花,似一只只小小的红灯笼挂满了枝杈。花柄紧贴在翠绿的枝条上,朱红的花瓣,质软温和,柔情似水,懒懒地向外舒展着多情的身姿。端庄秀美中透着几分轻松活泼,另添几分尔雅和甜润。金黄色的花蕊,羞怯地从花床里探出头来,小心翼翼地窥视着这五月初夏的蓝天和明媚阳光。石榴花儿,梯次搭配,渐次开放。急性子的花儿,赶着趟,早早迎着阳光在枝头绽开;性子慢的花儿,还在花蕾里悄悄地酝酿着梦想,就是不肯早一点儿从花蕾里秀出优美的身段!红红的石榴花不急不躁地缀满了枝头,悄悄地装扮着充满生命力的石榴树。一个喜爱石榴花的清纯美少女身着一件红套裙,站在凤凰泉边的石榴树旁,手里托着一朵石榴花儿,正在啪、啪、啪地玩着自拍……
  三
  在半山间回望山下,东南方的天河如一条柔软的缎带,静静地飘落在涂山脚下。
  十几处村庄里的几百户人家好似一捧硕大的珍珠,不知道是谁无意间撒落在天河两岸泛着淡淡麦黄的土地上。淮河从西南的天际蜿蜒走来,与茨淮新河在荆山的西南交汇出一道清晰的切线。几条货船逆流而行,慢得几乎看不到它们向前的移动。淮河卷着大自然恢弘之气,承载无穷的生命力穿过荆山峡,又与穿城而来的涡河交汇后,在涂山的西北遛了一道弯,遂向东一路奔流而去。
  身旁,一位长者正在向一位外地来赶会的年轻人介绍着荆山峡概况。
  荆山峡也称梅谷,在涂山与荆山夹淮之处。与淮南市凤台县硖山峡、五河县的浮山峡,合称为淮河三峡。相传荆涂二山原本连在一起,大禹率领民众治水时,曾将淮河水怪无攴祁锁镇在谷底的深潭之中。最终凿开两山连接带,才把洪水引入河道,使百姓免遭洪灾。大禹劈山导淮后,又带领附近的百姓在荆山、涂山的山坡上、山脚下,广种石榴树,没曾想竟给这块土地上世世代代的百姓带来了无尽的好运。
  与另外两处淮河峡谷相比,荆山峡山高水阔,崖壁峥嵘,景色壮观,河面上机船穿梭,两岸杨柳婆娑。岸边滩涂,湿地绵延,曲径通幽,芦苇丛生,菱藕密布,水鸟欢歌飞舞。荆涂二山倒映在河面上,满满的一幅墨色山水图,饱含诗情画意。横亘在淮河之上的荆涂大桥,承东接西,亦如长虹卧波,把荆涂二山再连接起来。人们告别了落后的摆渡交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上山朝禹、游玩也极为便利。
  那位年轻人看着眼前的风景,听着老者的解说,不禁频频地点头赞叹!
  四
  穿过涂山古道,有一块青条石柱,高约两米,立于古道左侧,此即为系马石。
  自唐朝以来,文武百官每次登山朝禹时,文官需于此下轿,武官于此下马。自此向上,山势更为陡峭,山路更为崎岖,攀登也更艰难。游人到了此处,通常要稍作休息,整肃好衣冠后,再徒步登山朝禹。的确,朝禹的游人从山下登到此处,体力消耗过大,加之气温不断攀升,游客已多是大汗淋漓,两腿发软,气喘吁吁,满脸艰辛。于是,树阴下、草地上、迎风岩层上,坐满了小憩的朝禹游人。
  沿系马石向上,不远处就登到“台桑”(台即怡)之处。相传,此处便是涂山氏女与大禹婚配生下启的地方。身立此处,环顾四周,榴花似火,游人如织,擦肩接踵。树高林密阴浓,阵阵山风徐来,凉爽宜人。树阴之下,休憩游人,或席地而坐,或交流畅谈,或小吃、饮水补充体能。山道两边的商家自然是满怀欣喜、生意爆棚了。
  “台桑”的右前方不远,忽见游人里三层外三层围成一片,中间竟然有孙悟空现身。配着《西游记》主题曲,悟空动作娴熟地耍着金箍棒,逗得二十多名少年儿童开心至极,大人们也在跟着好一阵喝彩。耍棒结束,孩子们缠住大人闹着要和那悟空拍照合影,不依还不行。在这网络时代,商家的经营思路确实开阔,竟然能想出这样的新奇之招来招揽生意!
  再往前行,上山道的右侧,“启母石”就在近前。转身向右,迎面便看见一尊高近十米的人形独立巨石,在巨石底座下刻着两个大字“望夫”。这便是“启母石”,也称望夫石。据传,禹娶涂山氏女,婚后四日就离家治水,一别竟十三年不归。那涂山氏女每天在此处引颈远眺,企盼夫归。哪知榴花遍开,复又凋谢,望穿了秋水,也不见大禹归来。朝思暮想,精诚所至,就化为一尊巨石,端坐在昔日和大禹幽会的山崖之上。
  “启母石”的东侧是陡峭的谷地,数条山岭向东绵延,绿树覆盖,满目苍翠。南、西、北三面,树木茂盛,绿荫下坐满了朝禹休憩的游人。一些年轻的情侣还在“启母石”边的树枝上系紧了数不清的红丝带,希望这石榴花儿一样红的吉祥丝带,能给他们带来温馨浪漫的爱情和美好幸福的未来。
  五
  沿启母石再向上,是一段陡峭的台阶山道,长约百米。夏日炎炎,身心疲惫至极,心中也暗生偷懒之意。刚想找块石地坐下休息,抬头又看见一株石榴树伫立在眼前,满树红红的石榴花儿在迎风舞动。那些石榴花儿仿佛在对我说:“朝禹也要有恒劲,不能半途而废,作为新一代禹风传承的后生,帅哥得加油啊!”瞬间,我又充满了活力和信心。于是,再挺起腰杆,继续向山顶的禹王宫攀登。登至山顶,禹王宫前小广场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进宫朝禹的游人正排着长队,依次而入。禹王宫门前东西两侧各竖一块石碑,东边的碑上刻“有夏皇祖之庙”、西边的石碑上刻“夏之兴也以涂山”。由此可见,几千年来人们对禹王治水精神的崇敬,对禹风的本真永世传承。“咚咚哩咚,哩叮咚;锵锵哩锵,哩叮锵;咚咚咚、锵锵锵;咚哩叮咚,锵哩叮锵……”一阵熟悉的花鼓灯乐在禹王宫前的广场上震响起来。游人迅速围拢,陶醉在这舞动的东方芭蕾艺术魅力之中。随着这欢快的花鼓灯的节拍,不少游人赶起了大花场,整个山顶瞬间就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置身在禹王宫前欢腾的场景里,眼前仿佛生长出漫山遍野的石榴树。红红的石榴花,映红了涂山,映红了荆山,映红了淮河两岸……

怀远热线版权及免责声明责任编辑:怀论羊羊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怀远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