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集镇党委政府把村庄清洁百日攻坚行动上升到乡村振兴、深化脱贫攻坚成果、提升农村发展质量的高度,纳入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该镇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各项整治措施,确保村庄清洁百日攻坚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建立健全组织体系。成立村庄清洁百日攻坚领导小组,镇党委书记、镇长任双组长,分管领导任常务副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部门负责人、各村书记为成员,统筹推进村庄清洁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上传下达、服务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实行动态化信息管理等。全面压实工作责任,层层实行压力传导。落实班子成员包片、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的运行机制。制定了《包集镇村庄清洁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为打好“百日攻坚战”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障。
营造浓厚舆论氛围。镇党委政府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村庄清洁百日攻关行动舆论宣传,镇里召开了动员部署会,传达省、市、县文件精神,把工作目标和任务分解到基层。各村引导两委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广泛参与到宣传和创建中来。利用媒体、互联网传播村庄清洁百日攻坚的包集声音。把村庄清洁百日攻坚行动致村民的一封信发到群众手中,提高他们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突出重点兼顾一般。镇党委政府要求各村摸排上报问题清单,明确整治责任人和时间表。重点拆除无功能建筑、旱厕,清理农户房前屋后乱像、治理黑臭水体、消除各类垃圾、处理畜禽粪便,清除各类广告等。镇党委政府要求各村采取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办法,推进村庄清洁行动,也就是在全面实施环境整治的同时,分期分批打造精品。首批推出2到3个自然庄进行重点整治。
开展美丽庭院创建。近年来,包集镇党委政府持续不断地开展环境整治工作,同时以超前的眼光推进美丽庭院建设。2019年,包集镇将环境整治工作列为民生实事项目,并将美丽庭院建设列为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建立了宣传发动、争先创优、评选表彰等工作机制。在今年的环境整治工作中,该镇美丽庭院建设持续升温,5月份集中表彰了190多户美丽庭院户。村庄清洁百日攻坚行动开展以来,该镇以房前屋后乱象整治、清洁家园、绿化美化为重点,继续深化美丽庭院建设,着力整治房前屋后的脏乱差现象,清理残垣断壁、露天旱厕、杂物柴草。实施绿化工程,种植树木花卉,提升乡村颜值。
落实整治保障资金。镇党委政府为村庄环境百日攻坚行动提供资金支持,采取县财政资金投入与本镇经费投入相结合的办法,为环境整治提供保障。
建立考核奖惩机制。一是抽签观摩考评。实行一周一观摩,一周一评比工作机制。召开现场观摩推进会,通过实地查看整治效果、听取村书记工作汇报、镇主要领导点评、现场打分评比,进行排名。严格督查推进。镇里成立专项督查组,督查检查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总结好的经验、指出存在问题,定期进行通报,强化结果运用。一方面将环境整治实效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另一方面与奖补资金挂钩。对考核前5名的村,进行表彰奖励,对后进村进行处罚,持续升温加压,把村庄清洁行动向纵深推进。
党建引领环境整治。在这次村庄清洁百日攻坚行动中,包集镇党委政府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实行“党委带动支部、支部带动党员、党员带动群众”的办法,建立连环工作机制。镇党委紧扣“书记抓,抓书记”这个关键,党委书记根据每个村的实际情况,深入实地对村书记进行具体工作指导,鼓励先进,督促后进。各党组织号召广大党员在村庄清洁行动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双河村党组织书记徐善鹏在无功能房拆除工作中,从我做起,首先拆除近亲属的废旧房屋,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群众。石元村党员崔谱彩实施美丽庭院建设,房前屋后都进行了绿化,生活环境优雅美观,周围群众纷纷效仿,绿色庭院、绿色村庄建设正在蓬勃兴起。党建提升环境效应已经凸显。
无功能建筑的拆除是村庄清洁行动的重点和难点,各村知难而进,践行群众路线,通过宣传引导争取群众对村庄清洁行动的理解和支持。村两委干部走进群众中间,面对面进行说服动员,引导群众站在美丽村庄建设和长远发展的角度,审视和对待村庄清洁行动。对于拆除无功能建筑有迟疑的农户,村干部反复阐明利弊,让群众认识到拆除无功能建筑不仅是村庄清洁行动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无功能房拆除清理后退出的土地资源,开展“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种植园、小养殖园”等“五小园”建设,增加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打开群众的心结,消除不稳定因素,加快无功能房屋的拆除进度。双河、南严、桥口、北严等村力度大,成效显著。到目前为止,全镇已拆除无功能建筑3.5万平方米。
在这次村庄清洁行动中,各村都组建了由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公益岗位人员、村级保洁员参加的环境整治队伍,总人数达2000多人,值得一提的是,部分贫困户也加入了环境整治的行列。据悉,截至目前,清理农村建筑垃圾3400多吨,沟塘清淤500多吨,清理畜禽养殖废物80多吨,拆解乱搭乱建630多处,去除小广告200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