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越来越热 溺水事故高发 年年都在提醒防溺水 但每年都有悲剧发生
2020年8月7日 怀远县唐集镇汪街村有一名儿童溺水 怀远县蓝天救援队赶到后 将落水者打捞上岸 可惜孩子已没有了生命体征
8月9日,休宁县公安局万安派出所发布警情通报,17时40分许,接110指令,称万安坝处有人溺水。接警后,我所火速出警,并立即联系县消防救援大队、黄山市蓝天救援队及120救护车紧急赶往现场进行合力施救。
经近两小时合力施救,于19时30分将溺水者打捞上岸,经医生诊断,已无生命体征,宣告死亡。
经初步了解,死者,涂某,男,17岁,安徽石台人,17时30分到万安坝下河游泳,不慎溺水身亡。
就在同一天,六安市金安区有三青少年淠河游泳,两人不慎溺水。记者了解到,事发8月9日16时55分,三名十六七岁青少年在六安市金安区淠东乡境内的老淠河游泳,其中两名学生不幸溺水。当地政府、派出所、消防部门以及蓝天救援队紧急搜救。记者了解到,经过当地政府、派出所、消防部门以及蓝天救援队的紧急搜救,溺水的两名男孩在18时46分被打捞上岸,但结果十分令人遗憾,两人已无生命体征。
加强安全防范意识保护孩子远离溺水危险至关重要
下面这份防溺水安全指南希望大家永远用不到但这节必修课每个人都应该补上
1.预防第一步:远离危险
国疾控中心公布 不同年龄组儿童 溺水发生高危地点, 其中1至4岁儿童主要为 脸盆、浴盆/浴缸和室内水缸, 5至9岁儿童则为水渠、池塘和水库, 10岁以>上儿童的溺水高危地点为 池塘、江河和湖泊。
图片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童溺水可以预防, 需要人们的有效行动。
首先,一定要不厌其烦地告诉孩子没有家长陪伴的情况下,绝对不可以私自下水游泳。如果想要和其他小伙伴相约去水域游玩,也必须找家长一起陪同。
陪伴孩子去水域游玩,需专心看管,不能疏忽。尤其是不可将幼童单独留在浴缸、浴盆或开放的水域边,家长与儿童的距离要伸手可及,时刻不要脱离视线。
必须告知孩子的5个要点! 下水前提醒孩子活动身体,避免出现抽筋等现象。
教育孩子不在水中互相嬉闹,防止呛水窒息。
教孩子学习游泳,并学习心肺复苏等技能。
告知孩子不到不熟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库、江河等水域游泳。
告知会游泳的孩子也切不可以大意,疲劳、抽筋等情况也可能会使人无法正常游泳而导致溺水。
2. 遇到危险这样救援
告知孩子,救援一定要量力而行。如遇同伴落水,切不可盲目下水救人或手拉手救人,而应大声呼救,让附近的大人来帮忙。
溺水后的正确施救方法
1. 迅速救上岸:最好从背部将落水者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
2. 清除口鼻堵塞物:让溺水者头朝下,撬开其牙齿,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
3. 人工呼吸:对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刚刚停止的溺水者,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
4. 脱下外套:如果溺水者身上穿着外套,要尽早脱下,湿漉漉的外套会带走身体热能,产生低温伤害。
3. 如何第一时间发现溺水?
溺水者的营救黄金时间是事发后30秒。如能及时发现溺水迹象,生命或可挽回!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溺水的人们往往并不会大声呼喊,反而常常发不出声音。
5种迹象辨别溺水者
溺水时可能呈现的状态包括头离水面很近,嘴巴位于水面。
1. 溺水儿童手臂可能前伸,但无法划水向救援者移动。
2. 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挣扎20-60秒之后下沉。
3. 溺水者眼神呆滞,无法专注或闭上眼睛。
4. 看起来只是发呆,但如果对询问没有反应,就需要立即施出援手。
5. 小孩子戏水会发出很多声音,一旦安静无声要警醒。
生命只有一次!了解这些溺水防护知识 可能会挽救一个生命! 分享给更多的人! 不要让悲剧再重演!
来源:综合江淮晨报
编辑:褚娟
校对:朱志杨 宋玲芝
审核:葛峰 王灿 丁文婷
监审: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