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怀远热线 > 聚焦 > 正文

怀远介涛为烈士寻亲再突破,​10名烈士有望寻亲成功

    淮海战役蚌西北阻击战中牺牲的烈士寻亲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10名烈士有望寻亲成功本报曾陆续刊登怀远县陈集镇老人年介涛为在淮海战役蚌西北阻击战中牺牲的烈士寻亲的多篇系列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日,年介涛为烈士寻亲的工作再次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预计将为10名烈士找到亲属。1948年冬天,淮海战役蚌西北阻击战打响。由于陈集镇几个村子离战场较近,战斗结束后,烈士的遗体陆续被运到这里,就地掩埋。2013年,陈集镇把散葬的无名烈士墓迁入到当地的烈士陵园进行集中保护。“近些年来,我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陆续为23名烈士复原了姓名,为其中16名烈士找到了亲属。”年介涛告诉淮河晨刊记者,“但是剩下7位复原了姓名的烈士的亲属信息一直查无所获,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感觉。于是,我想另辟蹊径,采用曲线寻亲的方式,寻亲范围不再局限那7位有姓名的烈士,而是所有埋葬在烈士陵园内的烈士。”于是,年介涛来到江苏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查询所有牺牲在怀远县的淮海战役烈士信息。再从中筛选有具体安葬地的烈士。淮海战役纪念馆给予了年介涛热情支持和帮助,提供了13名疑似沧州籍烈士的信息。他们中可能有的在战后被家人迁回原籍安葬,而大部分则被移葬到烈士陵园的无名烈士公墓中。随后,年介涛与沧州当地的媒体与志愿者团队联系,寻求帮助。7月4日,当地媒体寻亲志愿者团队深入多个乡村,先期在吴桥、东光两县找寻到多名烈士信息,并确认了一名叫程公义的烈士在安徽的埋骨之处。寻亲团根据烈士信息中的姓名、地址,结合当地的烈士英名录,确定5位烈士分别是河北吴桥县安陵镇西崔庄村烈士崔学海、吴桥县于集镇马奇村烈士杨学孔、吴桥县何庄乡小魏村烈士程公义以及东光县于桥乡小刘村烈士李金胜和东光县灯明寺镇后祁村烈士祁荣江。据崔学海烈士侄子崔庆收介绍,烈士早年已被迁回家乡安葬。杨学孔烈士的侄媳周连凤介绍,家人曾去安徽找过烈士遗体,但没找到。李金胜烈士侄孙李占祥说,爷爷战后曾去安徽战场寻找烈士遗骸,但是没找到。祁荣江烈士侄子祁建臣说,烈士遗骸后来被运回家乡安葬。据程公义烈士侄孙女程洪森介绍,大爷爷牺牲在淮海战场,当时条件有限,没能找回遗骸。而安徽方面在移葬烈士遗骨时,曾根据写有烈士名字的物件复原了一批烈士姓名,其中一块墓葬砖块上写着“程公義”,但没有记载家乡信息。后来这位烈士安葬在蚌西北阻击战烈士陵园内,有一座单独墓,并刻有碑文。这个“意外收获”,让苦寻“程公義”7年的年介涛非常激动,“纪念馆信息记载程公义荣立‘一等功一次’,他是一位大英雄,我们终于给英雄找到了亲人。”“我们对淮海战役纪念馆提供的烈士信息进行了梳理,发现这13人信息中,姜铺和姜金甫应该为同一人,亲属已经将其遗骸迁回原籍。”年介涛表示,“这12人中,除了刚刚已经找到的崔学海、杨学孔、程公义、李金胜、祁荣江等5名烈士,剩余7名烈士中的6人也有了线索,相信不久就能有好消息传来。”此外,陕西渭南韩城也传来好消息,已联系上同样安葬在怀远陈集烈士陵园内罗宋奎烈士的亲属。罗宋奎的侄孙罗伟锋表示,罗宋奎16岁左右就离家参军,后再也没有回来。“通过寻亲的新方法,收获很多。近期,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我预计能为十名烈士找到亲属,而且这些烈士基本是安葬在烈士陵园内的无名烈士,寻亲后,他们的姓名和事迹也将广为人知。”年介涛表示。




  70多年前的那场解放战争,无数英烈为了祖国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南征北战,血洒疆场,有的至今仍埋骨他乡。2019年4月,沧州日报以安徽七旬老人年介涛给沧州籍烈士寻亲为契机,发起“帮烈士寻找亲人”公益行动,联合公益志愿者与社会爱心人士,成功为牺牲在淮海战役蚌西北阻击战中牺牲的6位沧州籍烈士找到了家乡亲人。

点一盏灯火照亮烈士回家的路
冀皖两地,携手寻亲,相隔千里,一样情深微信。所有关于烈士的点滴,都会牵动着帮 烈士寻亲微信群里所有人的心。得到年介涛老人从淮海战役纪念馆又搜寻到11位烈士信息,沧州日报“帮烈士寻亲”志愿者团队,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7月4日,这个团队再次踏上了帮烈士寻亲的征程。穿越多个村庄,行程300公里,一路风尘,只为让烈士早日找到回家的路。为烈士找家再出发7月4日早7点,由沧州日报记者、爱心志愿者以及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组成的寻亲志愿者团队,准时在沧州西高速口集结。确定了由远及近寻找的路线,第一站奔赴吴桥。一路上,天空低沉欲雨,像人们迎接亲人魂兮归来的心情。下高速,走乡路,穿行在满眼绿色的大平原上。七拐八拐,终于到达吴桥县安陵镇西崔庄村。此时,吴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已等候在那里。在村干部的帮助下,很快找到了烈士崔学海的侄子、今年51岁的崔庆收。虽然没有见过叔叔,但听到“淮海战役”“烈士”几个字时,这个朴实的庄稼汉还是低头陷入了沉默。随后,他抬起头,告诉记者,当年叔叔牺牲时才只有19岁。多年前,烈士遗骸已经迁回家乡,安葬在村子东侧。村里的老人说,学海15岁就参军去了。信息吻合!没想到开局如此顺利。寻亲志愿者们长舒一口气。这样的顺利缘自前期细致充分的准备。两天前,沧州日报刊发《本报“帮烈士寻找亲人”公益行动再出发》的消息,马上引起团队成员、律师王吉仓的关注。与其说是关注,不如说他帮烈士寻亲的脚步从未停止。多年来,王吉仓搜集、翻阅各地方县志、军事志、英烈志,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试图搞清每一位烈士的下落。这次,又带来珍贵的资料,从中寻觅相关线索。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张福国也做了大量工作。他提前把每位烈士的信息发送给相应县,为找到烈士亲属做足了铺垫。王吉仓的妻子赵学金第一时间也加入进来,帮着细细研究查询,并且规划走访路线,无偿提供车辆,还兼职当起了司机。“90后”社会志愿者秦天放,主动请缨,帮助团队录制影像资料。多年苦寻意外收获一路上,志愿者们一边寻访一边影像记录,同时及时将信息发送给千里外的年介涛,老人收到消息后也在不停地查寻补充提供相关线索。根据“吴桥马棋(洪)村杨学孔”烈士的信息,到达吴桥县于集镇马奇村后,志愿者团队见到了烈士的侄媳和孙媳。吴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带来了一本上世纪70年代编纂的《吴桥县革命烈士英名录》,以便于进一步查找佐证。在村里,烈士亲属讲起老人曾提起过关于烈士的点滴故事。据烈士侄媳妇周连凤介绍,她知道当年家人曾去安徽找过烈士遗体,但没找到。周连凤还想起,老人曾说过杨学孔牺牲前还是一位军官。“吴桥县小魏庄程公议”,是年介涛最为牵挂的一位烈士。老人说,安徽当地曾根据写有烈士名字的物件复原了一批无名烈士姓名,其中有一位烈士遗骸旁的砖块上写着“程公義”,但没有记载家乡信息。“義”是“义”的繁写,而“议”和“义”同音不同字。会不会是名字登记错了?带着这些疑问,团队来到了资料里说的“吴桥县小魏庄”,也就是现在的吴桥县何庄乡小魏村。志愿者团队在《吴桥县革命烈士英名录》里查到这样的信息:程公义烈士,1946年11月入伍,1948年12月牺牲在淮海战役……此外,小魏村村委会也提供了一张写着1983年4月10日的“县(市)换发补发革命烈士证明书登记审批表”,上面记载着程公义烈士的信息,都与淮海战役纪念馆里提供的信息有着极高的相似度。志愿者还找到了程公义烈士的侄孙女、小魏村村民程洪森进行印证。程洪森带来一本程氏家谱,其中标注着程公义为“解放战争烈士”几个字。程洪森说,大爷爷牺牲在淮海战役,家里当时条件有限,没能去现场找回遗骸。众多信息指向一个事实:“程公议”就是“程公义”,也就是年介涛老人之前多次寻找未果的“程公義”!这个“意外收获”让年介涛非常激动,他说,现在蚌西北阻击战烈士陵园内有“程公義”的单独墓碑,还有碑文,纪念馆信息记载程公义荣立“一等功一次”。“他是一位大英雄,我们终于给英雄找到了亲人!”他说。7名烈士信息基本确认第二站奔赴东光县。走访过程中,根据“东光县马侯杜李金胜”“东光县后齐村齐荣江”等信息,又查阅了《东光县烈士英名录》,志愿者团队确定两名战士分别是于桥乡小刘村烈士李金胜和灯明寺镇后祁村烈士祁荣江。烈士李金胜的侄孙李占祥说,他的爷爷战后曾去安徽战场寻找烈士遗骸,但是没找到。寻找烈士祁荣江,先去村里找寻未果,最后联系到了烈士的侄子祁建臣,就在路边攀谈起来。据他说,烈士遗骸后来已被运回安葬在家乡。在东光县于桥乡郭桥村,寻亲团队继续找寻信息显示的“东光郑集区郭家桥村郭连成”。据东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说,信息上的“山东省东光县郑集区郭家桥村”,就是现在的东光于桥乡郭桥村。可是找来了村里几位上岁数的老人,都说村里的烈士里没有叫郭连成的,也没有牺牲在淮海战场中的。而另一位叔叔也是烈士的村民说,他的叔叔当年是从家里跑出去的,听说是在南方当了兵。听起来有些疑似,但名字不对,年龄比对不符。不知真正的郭连成烈士究竟家在何地,又埋骨何处。志愿者团队还找寻了“东光县河村孙德忠”,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东光县没有这样一个村名,也没有记载叫这个名字的烈士。“郭连成”和“孙德忠”都需进一步查找核对。踏上归途,已是暮色四合。一天的奔波让志愿者们有些疲惫。然而。核实了7位烈士信息的巨大收获,让大家兴奋不已。一位志愿者说,想想那些把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他乡的英烈们,这点辛苦实在算不了什么。
怀远热线版权及免责声明责任编辑:论坛编辑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怀远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