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怀远热线 > 白莲坡镇 > 正文

冬渐暖 春将至——怀远县白莲坡镇党员干部积极投身防控一线

冬尤寒,春未至。江淮两岸,鱼米丰盈。淮河的支流水养育着沿岸千万百姓。冬季的石榴枝无花却傲立,深冬的寒风徐吹拂面,返乡的人逆风而行,加快了回家的脚步。己亥年末,我们猝不及防地被击中。我们在打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攻坚战。

bbf577700712cb7458d49c1c4bb3ab28.jpg

对于怀远县白莲坡镇的一线工作人员来说,群众事、无小事,从五加二到白加黑,千头万绪的工作一肩挑已是常事。然而,这一场病毒防疫攻坚战,却让所有人皱紧眉头。怕的不是担责任、不是不落实,是深感肩上责任大于天、深知实地落实重千斤。赵拐村的广播会在茨淮坝沿岸不停的持续召开,播报防疫内容的人不是普通话相对标准的年轻人,而是一名在镇村工作快三十年,没有编制的镇聘老党员,老何。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各级政府都把广播作为宣传政策、传播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开好广播会、如何让基层的老百姓听进去广播内容,成了基层一线防疫干部思考的问题。老何说,文件类、政策类的信息要循环播放,同时还要加入我们赵拐村自己的元素,要把最浅显易懂的道理和到户到人存在的问题传到给每一位村民。积极思考、主动作为,老何不仅有想法,还有实践,他不间断的逐路、逐户巡逻,口袋里的小纸条记录下每一条线路存在的问题,这里横幅悬挂不稳、那片家庭式人员聚集等等,他把发现的问题进行播报,提醒每一位村民强保护、严防范。前几天,电视台过来采访基层一线人员,记者路过时被村内的“土味广播”内容吸引,主动找到老何,要对他进行采访,让他谈一谈防疫宣传的经验。面对镜头,老何略显拘束,他说:“我年纪大了,没有年轻人话语标准,没有太多新思路新技巧,但是一坐在广播前我就想把心里话说给村民听,他们是群众,用我们的力量去维护每一位群众的健康安全,我们所有村干部都愿意不断去探索。”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新庄村多了一位穿“太空服”的人,老唐。在新庄村,说谁脾气大,说谁嗓门高,都会说,老唐。大脾气、高嗓门,老唐不是用来怒对群众,是用来为群众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新庄村沿线是县内通往多个乡镇的主干道,通行车辆多,人员易聚集,村内的各项防疫宣传、动员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可是,如何让村民时时刻刻高度重视防护的重要性,减少出门次数,避免与路过的陌生人接触,老唐说,我有办法,我来亲做示例引导。于是,淡蓝色防护服、防护镜,整齐武装,虽然不是正规性医用装备,但是这样的一套装扮在村内着实成了一道别样的看点。村民们刚开始看着、指着、笑着,有人觉得防护过当,有人认为故意夸大,也有人知道,老唐是在武装自己,引导别人。连续多天穿着笨重的衣服,走在村内每一条路上,用实际行动宣传政策、倡导居家隔离,现在,已经没有人再笑老唐,大家都说,形势严峻,我们都要为自己、为他人、为国家做好自我防护。老何还在为广播会内容收集素材,老唐还是穿着“太空服”奔走在村内的大路小巷。“土味广播”语言简意赅的让村民了解了政策,减少了出行,散开了聚集;与众不同的着装让群众远远的知道了居家为自己,防护为他人。平凡的基层人们没有华丽的词语表达自己,只有一颗红心向百姓。赵拐村沿坝,坝埂边的树快要打芽了,一排排将泛青色的草也开始冒尖欲出;新庄村内以工代振的路弯弯曲曲通向村的深处,为每一个即将迎来春天的人做好准备。

9ff89b2be12fc5856a0d7d17aae3bee1.jpg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守护百姓群众,是基层工作人员的使命。在基层,老何和老唐只是千万镇村干部中的一员,他们义无反顾的冲向第一线,不辞辛劳、不知疲倦。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这是冬末,是初初的春,已偶尔能吹到“不寒”的“杨柳风”。最可爱的人们带着责任与担当从未停下脚步,只要组织召唤,只要群众需要,他们,一直都在。冬渐暖,春将至。已,万众一心;待,花开于春。
怀远热线版权及免责声明责任编辑:怀远热线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怀远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