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县委关于“改作风、办实事、优环境”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为企业提供多样化、强有力司法服务保障,进一步优化司法亲商营商环境,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结合法院工作实际,特制定服务民营企业高质量“十项”举措如下:
一、前移司法+服务阵地
为涉诉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对困难企业依法适用诉讼费缓减措施,建立“庭园”联系机制,设立“园区巡回审判法庭”,主动对接园区调解组织,推动诉源治理良性互动。
二、构建多元化解机制
构建“多元解纷+速裁”工作新模式,巩固拓展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工作成果,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加强与工商联等相关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商会组织的沟通联动,积极引导涉诉企业通过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仲裁等方式,促进矛盾纠纷诉前化解。
三、联动防范虚假诉讼
加强与公安、检察、司法行政部门的沟通联动,建立健全联合防范和打击涉企虚假诉讼案件工作机制,净化诉讼环境。
四、审慎适用刑罚制裁
认真贯彻依法、平等、全面保护原则,严格区分罪与非罪,审慎适用刑罚制裁,依法保护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坚决防止将经济纠纷当作犯罪案件处理、将民事责任升格为刑事责任。
五、规范涉企诉讼程序
牵头组建“怀远县创优营商环境办理破产领域、执行合同领域、保护中小投资者领域”工作专班,强化对涉破产领域、合同领域、保护中小投资者领域相关案件的办理、协调、指导力度。设立专业化审判团队,依法妥善审理涉融资类、公司股权类、合同类、劳动争议类纠纷,加强对中小投资者权利保护,促进公司治理规范化、法治化。
六、树牢善意执行理念
树牢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审慎适用限高失信惩戒措施,严禁超标的、超范围查封、扣押、冻结企业财产。有序开展“执行干警访百企”走访调研活动,切实解决企业反映强烈的司法问题,找准优化企业营商环境的着力点和努力方向,用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七、适时精准建议提示
通过提出司法建议书、制作风险提示告知书等形式,帮助企业提升风险防范和维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八、常态灵活送法进企
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建立院领导定期调研走访涉诉企业机制,为企业提供精准法律服务。
九、建立逐案督办机制
强化涉企案件审限管理,严格审限变更审批程序,对涉企积案,要建立台账,逐案督办,对无正当理由超一年未结的涉企案件,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十、严查司法枉法行为
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理念,进一步改进司法作风,正确、精准适用法律和执行政策,加大案件评查力度,坚决查处司法不公、枉法裁判等行为。
来源:安徽省怀远县人民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