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应急机制。细化优化应急预案,明确避险路线地点以及灾民的救护安置等具体措施,开展5个重点科目模拟实战应急演练,参训60余人。
压实防守责任。明确淮河、涡河、芡河、茨淮新河等9处重点防守堤段和荆家沟站、芡北站等13余座排涝站防汛排涝应急值班分工,分段、分站层层落实。
强化物资保障。利用中央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补助资金500万元,新采购无人机等防汛救援物资。省级代储点实行“专人专管”,已储备编织袋50余万条、复膜编织布14万余平方米、喷灌机112台等。
堵塞安全漏洞。完成淮河“横山嘴”险段除险加固工程和安全大检查。排查电力排灌站374处、穿堤建筑物及内河涵闸等设施140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