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怀远热线 > 协会 > 正文

宋文武《过把瘾就好》

过把瘾就好
宋文武

·1·
  接到奔流文学院发来的作家研修班学习邀请函之后,我着实有几许兴奋。因为“作家”名号比我谋生的“教师”身份要有分量得多得多,我自然也想往自己脸上贴些金箔,搪一搪我的泥胎土气,纵然不能引来众生膜拜,自己的面子上也好看些。
  同时,我又有几分忐忑。毕竟,我只是个教书匠,像林黛玉说的那样,“些须认得几个字”,与作家相距至少有十万八千里之遥,虽说偶尔心血来潮也画上几笔,但充其量只能叫文学爱好者,而且还是个业余的。
  不过,我最终还是决定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把教书育人的大事委托给我的同事,让他们代课,我请假出去学习。想想这么多年来,一直为了工作,一直为了他人,从不敢开小差。这次,我就自私一下吧,去作家研修班感受感受氛围,或许能够沾点灵气回来。
  关于鄢陵,只模模糊糊地记得教科书上提到过发生于春秋时期的晋楚鄢陵之战,结果晋胜楚败,两国实力却都从此日衰。如今,鄢陵只是个县,隶属于许昌市。汉末,我们的亳州老乡曹孟德挟天子以令诸侯,把汉献帝绑架到了许昌。另外,我对许昌及鄢陵的了解,还得益于抽烟的爱好,“帝都”牌的香烟,就和许昌、鄢陵有着直接关联。
  我觉得我也是被绑架到许昌的。不过,我是主动要求被绑架的。绑架我的,是我对研修班学习的垂涎,其中包含着我对“作家”名号的觊觎。

QQ浏览器截图20210522094705.png

  ·2·
  按照要求,我从蚌埠南站乘高铁到达郑州,在河南省文学院报到。
  奔流文学院,得名于《奔流》文学期刊,《奔流》经历了创刊——停刊——复刊的波折,它被喻为绽放在中原沃土上的文学之花,曾是中原沃野的“文学地标”。为了加强对基层业余作家和文学爱好者的培训,才开办了奔流作家研修班。
  河南省文学院的院子里一如文学一般寂寞凄清,这让我在要不要走进去的问题上有了几分踌躇。不过,我最终还是坚定地走进去并找到了奔流编辑部。报到过后,领了学习材料,在这人生地疏的中原地区算是找到组织了。
  在等待出发前往许昌市鄢陵县的空闲里,我在这神圣的省文学院的大楼里转了转,初步结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几位文友。一楼的大厅里,有一座巨幅浮雕屏风,作品的标题是《月是故乡明》。这出自杜甫的诗句,杜甫是河南巩县人,作为唐代诗歌现实主义高峰的“诗圣”,自然可以当作河南文学的名片。
  待文友们报到结束,我们乘坐文学院为我们准备的空调大巴,沿着京港澳高速一路向南,奔赴此次研修班的活动之地——有“花都”美誉的鄢陵,进驻温泉小镇,封闭学习。

  ·3·
  开班仪式上,走进教室,抬眼看到印有“‘建党百年,百名作家看鄢陵’暨奔流文学院第十四期作家研修班开班仪式”字样的横幅会标,顿时觉得有几分庄严与神圣。
  出席开班仪式的,除了河南省文联、文学院的领导,还有许昌市、鄢陵县的地方官员,以及奔流文学院的大咖们,场面相当隆重。
  我禁不住想要谝一下,坐在座位上,对着主席台拍了一张照片,不忘突出印有我名字的席卡,然后发到微信朋友圈里,注上一句话的文案:我是来打酱油的。
  是的,我是来打酱油的。因为我不是作家,我只是个冒牌货。
  微信好友们在我所发的信息下纷纷点赞。对于礼貌性的随手点赞,我们都已司空见惯。有位文友回复了一句话,很有道理,那简直是一针见血,一语破的,一剑穿心,一锤定音:还有半瓶醋。我心领神会,十分赞同,于是接着他的话题,这样回复:不到半瓶,甚至连瓶底子都盖不严。
  文学创作需要天赋,需要悟性,需要非凡的才能,绝不是我这样连半瓶醋都不到的人所能企及的。我只是一个教书匠,以教书为业,靠教书维生,我知道自己的斤两。如果要说和文学有什么关联的话,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充其量也就是个文字工作者、文学爱好者,平日里没事的时候写上两笔,自娱自乐而已,此外,我和文学之间似乎再也没有瓜葛。
  本想隐瞒自己的教师身份,给人留下一点神秘感,无奈研修班学员通讯录上的个人信息,让我有一种裸身于睽睽众目之下的尴尬。
  ·4·
  给我们上课的,都是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作家或诗人。他们是李炳银、赵瑜、墨白、宁肯、王剑冰、龚学敏。他们每人上半天的课,主讲的内容包括报告文学、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
  有些内容是我在大学中文系里学过的,等于复习了一遍。有些内容是作家、诗人们的创作经历与经验分享。文学创作的道路是十分艰难曲折的。据李炳银老师说,已经凭借《人生》奠定基础、享有较高知名度的作家路遥,呕心沥血甚至耗尽生命创作的《平凡的世界》投稿,屡被退稿。后来,在李炳银等人的帮助下,小说的第一部才得以在《花城》上发表,并引起普遍关注。《平凡的世界》自公开发表以后,在大学读书排行榜上,一直高居榜首,小说还被改编成电视剧,拍出了多个版本,可见作品影响力之大。如果不是有贵人相助,穷困潦倒、身染沉疴的路遥,恐怕只能把他的手稿带进坟墓了。路遥是幸运的,他的读者是幸运的。
  散文作家王剑冰老师的授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结合自己的散文作品《塬上》和《塬上·春日》的创作过程,为我们讲述自己在黄土高原上采访的故事。因为有农村生活的经历,所以我对农村生活题材的作品格外青睐。比如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比如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比如高峰执导的电影《老腔》等。王剑冰老师通过实地采访,获得了翔实的第一手材料,有了“在生活的现场”的独特而真实的感受。他以舒缓有致的语速、铿锵坚定的语调,娓娓道来,如同促膝谈心,将黄土高原上的烟火人家、爱恨情仇、生存状态、热血亲情展现在课堂上。他的讲述引起了我的共鸣,我竟然抑制不住热泪溢满眼窝……学习结束时,在结业典礼上,作为优秀学员代表发言,我毫不隐讳地将自己的这一真实感受在台上说了出来。平时带领学生迎战高考,应对考卷上的作文,我教他们如何审题立意,教他们写好不同情境下的应用文。这次,轮到我亲自操刀,我表达了谢忱,发出了邀请,契合情境,紧扣主题。
  一周的学习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收获满满。如果说有什么遗憾的话,可能就是我没有趁机和授课的作家、诗人们,和文学院的领导们,和美女、帅哥们单独合影留念,作为以后骄傲甚至炫耀的资本。
  我抽出了一周宝贵的时间,开了个小差,来到奔流文学院,和众多的作家们同学一场,过了一把瘾,满足了虚荣心。然后,我要回到我的工作岗位上去,那里,有一群正在冲刺高考的学生,他们需要我的陪伴。

怀远热线版权及免责声明责任编辑:怀论羊羊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怀远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