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怀远热线 > 协会 > 正文

怀远文学:年磊《母亲的针线活》

微信图片_20210312085423.png

母亲的针线活

       作者:年磊

  小时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母亲每天都很忙,就没见她闲过,不是忙着田地里活,就是忙着家务活,只要一闲下来,母亲便忙她的针线活。母亲做针线活时我喜欢蹲在身边静静的看,不是为了学针线活,而是喜欢看母亲在纳鞋底和缝衣服时指间翻飞的娴熟动作。很多年来,母亲做针线活时身边就一直放那个针线筐,针线筐是用细竹条编成的,浅浅的,小小的,圆形的。里边放有剪刀、顶针、线、画粉、鞋样,还有一卷一卷的碎布头。那些年,我们一家七口人的鞋和衣服都是出自母亲那双勤劳的手,棉衣、单衣、棉鞋、单鞋、棉被,春夏秋冬,从头到脚,都是母亲一针一线做出来的。因为家里孩子多,如果快到冬天了,天气转凉时,母亲怕我们冷,白天和晚上她都要忙着赶做棉衣、棉裤、棉鞋。经常半夜醒来,我就看到煤油灯下,母亲做针线活的身影。那时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母亲做的千层底布鞋了。母亲找出来家里不用的破旧的被单或者破布,趁着天气好的时候洗一洗,晒干后剪成一片一片的。再用面粉打糨糊,稀稀的,再把家里木门板临时下掉用用,先把糨糊在门板上用刷子刷一层,然后把一块布贴上去,再然后在布上刷一层糨糊,再贴一层布,就这样把所有的布都贴好,放到太阳底下晒。这个过程母亲叫作“打鞋衬”等布完全干透了,“鞋衬”就做好了。然后比着鞋底样的尺寸把“鞋衬”剪下来,把好几块放在一起,大概有一公分那么厚,就开始纳鞋底子。把比着鞋底样剪好的“鞋衬”用大针脚纳到一起固定好,然后母亲就一针一针的纳着鞋底,由于鞋底比较厚,母亲就用套在手指上的木轱辘用力顶针鼻,一针一针,针脚又密又均匀,很多大娘大婶都夸母亲鞋底纳的俊。鞋底纳好后,就要做鞋帮,鞋帮是黑色的条绒布,内衬是白粗布,夹层是棉花,同样也要用糨糊粘在一起,干了以后,根据鞋底大小,照鞋帮样剪下,把鞋帮和鞋底缝在一起,鞋口两边有鞋带,方便脱穿,一双好看舒适耐穿的千层底布鞋就大功告成了。后来才知道,当年做一双千层底棉鞋要七道工序,两千多针,四五天时间。记得当年我读初三的时候还穿着母亲手工千层底布鞋,一年要穿几双这样的鞋,家人又多,现在想想那么多年母亲要做多少双布鞋,是多么辛苦啊!当年做母亲的都是这样过来的,辛苦了!母亲的针线活做得好,会裁衣、会做鞋、还有一手绝活,不用尺子,用手指一扎,就知道几寸几分,做出来的衣服不仅合身,而且好看,亲戚邻居都夸她的手艺好。村子里哪家需要个鞋样,哪家扯了新布需要裁剪,都习惯来找母亲帮忙,热心善良的母亲从不拒绝。不仅仅是针线活,很多方面母亲都很热心的帮助亲戚和邻居。后来,我们都长大了,手工针线活的时代过去了,衣服和鞋子都是买着穿,不需要母亲再辛苦劳作了。母亲的针线活又转移到孙子辈身上了,我们的小辈们的小时候,每年冬天之前,棉背心、棉袄、棉裤母亲又早早做好准备了。我家孩子从出生到三岁,我一直喜欢给儿子穿着母亲做的棉衣,虽然样式有点“侉”,我却情有独衷,非常喜欢,是因为衣服舒适、暖和还是因为和母亲那份贴在心上的深深情感?两者都有吧。还是儿子刚出生的时候,母亲手缝的红色的小棉肚兜和棉裤棉袄,直到现在我还珍藏着。偶尔从箱底拿出来看看,心里暖暖的感动……母亲已年近七旬,精力和身体不如从前了,眼神也不好了,穿针也变得困难了,但她还是放不下手上的针线活。到冬天转冷时,提前给五个孩子的每个家庭成员,每人做双棉拖鞋。几十双拖鞋,寄托着满满的爱。我们多次劝母亲:年龄大了,现在需要什么都可以买的到,不要再做针线活了,母亲总是说:“不要紧,累不着,做的穿着舒服”。只要母亲做的舒心,我们也就不劝阻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那一针一线缝进去的是母亲对孩子千丝万缕的爱……
怀远热线版权及免责声明责任编辑:怀论文璐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怀远人才网